从塞罕坝林场的茫茫林海,到库布其沙漠的“绿进沙退”;从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实施,到关停山区采石场、治理工厂排污,守护绿水青山的故事不胜枚举。今天,“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理念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发展共识,我们每个人也有幸成为与美丽中国共成长的一份子。
一、最美的我们,美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中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今天,这一理念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十九大报告首次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词之一,并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
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到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浙江安吉首富村余村,上世纪90年代末村集体年收入曾达300万元。虽然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了,但生态环境也被破坏了:尘土飞扬、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村民不敢开窗,山上连笋都不长,矿上爆破事故频出……痛定思痛,余村用民主决策的方式选择将高污染企业陆续关停,开始向绿色发展转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更是为当地送来了绿色发展的方法论。
现在蓊蓊郁郁的山峦和清澈见底的溪水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10多年来,安吉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立县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先后获评全国首个气候生态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首批中国生态文明奖,成为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城市,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二、最美的我们,美在绿水青山环境的浸润中
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卫星的数据显示,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曾经万里飞沙的毛乌素沙漠,千余年后近80%重新穿上绿装;被称为“中国魔方”的草方格,紧紧锁住了宁夏中卫的黄沙。一个个染绿、复绿的故事,折射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成就。
“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高度概括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的号召。55年时间,塞罕坝林场一代传一代,矢志不移,持之以恒,实现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伟大转变。
“亲身经历一切,看到发展越来越好,就会有成就感。”如果说林场人的自豪来自一锹土、一瓢水的抚育,那么对人类而言,从祖先走出并利用森林来建设城市文明,到现代人越来越向往并珍惜绿水青山的存在,人与资源、与绿色、与未来的关系,更是一道永恒命题。真正有成就感的,不是人类征服了大自然,而是人类与自然互动包容。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即便开发利用资源,也要为后代计、为永续计。归根结底,绿色发展是一项“风物长宜放眼量”的事业。
三、最美的我们,美在百姓增收致富的发展中
“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要求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在绿富同兴的库布其沙漠找到了答案。如今在库布其,曾被沙漠围困的牧民有了新身份:将荒沙闲地租给企业,成为产业股东;组建民工联队跟随企业种树,成为种植工人;到沙漠生态企业工作,成为产业工人……每一种新身份,都能带来不少收入。库布其治沙的主力军亿利集团,组建起232个民工联队,带动周边1303户农牧民从事旅游产业,户均年收入10万多元。“增收又增绿,治沙又治穷”,库布其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的防沙治沙之路。
库布其的巨变令人振奋,绿富同兴的生态经济学发人深思。放眼全国,因生态环境释放发展红利、用绿色钥匙打开致富之门的例子不在少数。在陕西延安,种树能手张莲莲带动全村植树造林,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让村子由绿变美、群众因树而富;浙江丽水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进程指数、农民收入增幅多年居全省第一。这些地区的实践,对那些饱受生态环境之苦而愁眉不展、守着绿水青山“金饭碗”却依然受穷的地区,具有重大启示意义。改变发展思路,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就能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同频共振。
四、最美的我们,美在每个地球公民的努力中
“环球同此凉热”,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成为风景独好的孤岛。有专家指出,热带雨林消失的生态影响难以靠其他地方的绿化来弥补。所以,植绿不是单边行动,还得依靠集团作战。
不久前的一项研究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相当于多出一块亚马孙热带雨林,而中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作为国际合作的推动者,2017年,中国推动建立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守护共同家园,我们都是绿色播撒者。比如在支付宝领取一棵虚拟树苗,通过徒步走、骑单车、乘地铁等低碳出行的方式收集绿色能量浇灌树苗。当能量集满,树苗养成,便可选择梭梭树、沙柳、樟子松等苗木,由中国绿化基金会负责在相应地区种下一棵真实的树苗。无数网友通过这种线下绿色生活、线上好友互动、公益机构助力方式,在阿拉善、鄂尔多斯、库布其等地种下了数千万棵树苗,一片片“蚂蚁森林”正在形成。
内蒙古牧民曾致信感谢蚂蚁森林的全球用户,因为数亿人在手机上点击屏幕收集绿色能量的举动,千万棵梭梭树等树木被播种,荒漠旧貌换新颜。最美播绿人,是“草鞋书记”杨善洲,是“延安树痴”张莲莲,是八步沙的六老汉,是山西右玉打造绿洲的20任县委书记,更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地球公民。义务植树、网络捐赠树苗、购买森林碳汇……多种方式的植绿护绿,积木成林、积林成森,我们每个人都将为地球播种下美好的绿色未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我们就一定能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就一定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发改司 严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