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工程建设>监督检查
“林长制”促“林长治”,助力乡村建设更好
内容来源:甘肃省林业厅 2023-11-27 www.ayx.com 三北防护林建设局://m.gztrp.net/sbj.html


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着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玉门市充分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全力推动林草重点工作提质量、上水平,为建设更好玉门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绘就美丽玉门新画卷。坚持科学、生态、节俭,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增量存量并举,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2023年全市完成造林1.1万亩。结合实施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指导做好乡村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应绿尽绿,完成“三沿”绿化提升58.75公里,占计划任务57.7公里的101.8%;城乡接合部绿化提升3560亩,占计划任务3500亩的101.7%;乡村绿化美化455亩,占计划任务400亩的113.8%;农田防护林30.36公里,占计划任务30公里的101.2%。

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统筹做好林草湿地要素保障。统筹做好林地、草地、湿地要素保障和森林资源保护。严查违法用林行为。以法治建设为基础、执法监管为手段、综合监测为支撑,加强草原森林湿地保护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林草资源违法行为,坚决守住生态安全边界。全面做好湿地资源保护。根据国土“三调”成果,我市林地面积82.65万亩,森林面积74.16万亩;草地面积489.93万亩,湿地面积32.34万亩。

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聚焦重点区域一体化治理。玉门市辖区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5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公园2个总面积221108.5公顷。市共区划界定国家级公益林65.38万亩,补偿资653.8万元。10个管护配备护林员104人,定人定责、划片包干,强化日常巡护力度,完成公益林抚育3250亩,有害生物防治6500亩将玉门昌马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月亮湾896.4亩湿地列入甘肃省省级重要湿地名录。2464余万元林草资金统一整合,支持玉门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参与重点生态区、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救助野生动物17只,制作白唇鹿标本1个,布设野生动物红外相机4个,设置警示宣传牌14个。完成植物物种种质资源调查样线331条、236.099公里,样方2140个,调查出植物物种204种,开展零星植物调查263个。

推动林长制工作巩固提升,守住守牢林草工作安全底线。充分发挥林长制作用,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加强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加大重要时间节点和重点区域火灾防控力度。推动防火力量下沉一线,开展包片蹲点指导,多部门联合持续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督导工作。发挥林长制优势,压实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林草部门行业管理责任和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森林草原生态保护责任体系,建立部门协同、信息共享、联防联控的防灭火一体化运行机制。玉门市设立县级总林长制公示牌2个、乡级林长制公示牌18个、村级林长制公示牌90个。严格执行苗木检疫制度,全市可出圃苗木面积1805亩,1100万株。集中落实苗木产地检疫,开展苗木产地检疫27批次,检疫苗木花卉共计1757亩1650余万株,苗木产地检疫率达95%以上。调入玉门市辖区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共计236批次调出玉门辖区的林木产品共计108批次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玉门,提供强大的要素支撑和资源保障,通过林长制真正实现“林长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