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司组织开展第53届世界标准日系列主题活动
10月14日是第53届世界标准日。科技司以“学习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进林草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
10月10日,科技司组织机关有关业务司局、直属单位和林草领域全国标委会召开座谈会,学习《标准化法》《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介绍林草新型标准体系构建情况,并研讨了新时代林草标准化工作举措。10月12日,科技司组织各省级林草主管部门召开线上座谈会,北京、浙江、安徽、江西、重庆等5省市林草主管部门作了交流发言,会议对各地组织开展世界标准日系列活动及学习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了具体要求。
活动期间,科技司还发布了47项林业行业标准,组织开展了标准化知识应知应会100题网上答题,在《中国绿色时报》及公众号组织了林草标准解读文章10余篇。国家林草局规划院、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及工程标准化委员会、全国森林草原防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举办了首届“虞衡有约”标准日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标准知识学习宣贯、线上知识问答等,全国26个省区市共82家单位千余人参加活动。重庆组织召开林业地方标准化工作研讨会暨标准化宣传周活动。福建充分发挥对台优势,组织召开两岸森林康养标准共通试点座谈会,探索两岸标准共通工作新机制、新路径,为创新两岸标准共通作出示范。安徽组织标准化专家下基层活动,为林企、专业合作社、广大林农开展标准化技术指导。
“油茶采收机械研发”揭榜挂帅项目扎实推进
项目立项以来,先后于9月19、21、22日、10月28日在江西农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中国油茶科创谷召开项目技术研讨会4次,围绕装备设计方案、技术难点等进行充分交流,研究项目实施管理细则,实施“挂图作战、挂牌督战、倒排工期”管理机制。项目组赴江西、湖南等油茶主产区,调研油茶立地条件、花果性状、栽植模式、采收装备实用性等情况,提出便携式、轻简式、自走式等5种采收装备总体设计方案,明确在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建立多场景机械化采收示范基地。同时与入驻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的浙江领航电子公司签订《油茶采收装备研发生产技术合作框架协议》。下一步,项目将强化与企业就技术方案改进、设计图纸优化、关键参数调优等方面对接,开展关键机构试制与试验,建立室内采收模拟实验平台,加速推进研发进度。
《中国沙漠志》编研项目立项
9月29日,科技部批复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沙漠志》编研项目立项。项目由中国林科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卢琦研究员牵头,会同中科院、中国地调局航遥中心、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2家单位承担,国拨经费681万元,实施周期为2022年10月-2025年9月。项目主要对我国沙漠科考、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基础资料,以及沙漠科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并补充调查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的非典型沙漠,获取基础数据和资料;汇总形成涵盖我国主要沙漠的分布、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气候、生物和资源环境等数据库,编制中国沙漠分布图;编撰库姆塔格、柴达木盆地、腾格里、乌兰布和、巴丹吉林等《中国沙漠志》6卷,填补国内外综合性沙漠志书空白,同时为沙漠保护、利用和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工作简讯】
▲《油茶产业发展实用技术手册》编制研讨会召开。10月13日,科技司组织中国林科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林科院等单位专家召开编制研讨会,研究《手册》编写工作。
▲批复成立林草有害生物药剂防治重点实验室。10月11日,国家林草局批复依托中国农业大学成立该重点实验室,重点聚焦绿色药剂研发与试点,深入研究松材线虫等林草有害生物药剂防治关键技术,为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枣产业研究院发展研讨会召开。10月9日,科技司联合宁波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召开枣产业研究院发展研讨会,围绕枣产业研究院建设思路、发展目标、研究方向等进行研讨。
▲中国林科院组织聘任首席科学家。9月27日,中国林科院举行首席科学家聘任仪式。张守攻、宋湛谦等5位院士,于文吉、王军辉等16位研究员被聘任为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
▲福建加快推进林业科技创新。10月14日,福建省林业局印发《关于着力推进福建林业科技创新实施方案》,明确加强科技攻关、加大推广示范、提升标准质量、汇聚创新动能等主要任务,为全方位高质量推进林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安徽林业科技特派员获通报表扬。近日,安徽省通报表扬一批科技特派员,其中,安徽省林科院骆绪美、东至县洋湖林业站邓汉波、宁国市林业发展中心吴志辉、淮南市果树技术推广站陈晶和、池州市梅街林业站何忠稳等5名同志获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