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草局印发《林业和草原新型标准体系》
12月30日,国家林草局印发《林业和草原新型标准体系》,包括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服务、其他综合等四大类32个小类共1533项标准。这是国家林草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深入推进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国家林草局高度重视林草标准化工作,关志鸥局长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严格质量管理,强化实施应用,深化国际合作,加快建设新型林草标准化体系”。科技司认真落实关局长批示要求,积极创新理念,系统谋划,狠抓落实,全力加快林草标准化高质量发展。近两年来,先后与27个司局单位、30个标委会会商对接上百次,按照精准制定、精简实用、精品优质皆备,科学性、协调性、先进性、实用性兼具要求,逐步构建了涵盖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国家公园、林草应对气候变化等专业领域的标准体系。
下一步,将坚持“成熟一批、立项一批、完成一批、发布一批”的原则,加快整合修订和新立项标准制定工作,确保2025年前,所有拟编、在编标准全部发布实施,实现标准体系全领域、全方面、全链条支撑。在此基础上,每5年进行一次评估修订,实现科学动态调整,指导标准制修订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2022年度林草科技期刊工作座谈会召开
12月29日,2022年度林草科技期刊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会上,通报了2022年度科技期刊管理工作情况和优秀论文优秀编辑遴选结果,中国林学会秘书长陈幸良、中国林科院副院长陈绍志分别代表林业期刊分会和期刊主办单位作了讲话。《木材科学与技术》编辑向琴、《林草政策研究》编辑刘畅作为优秀编辑代表发言。
科技司冉东亚二级巡视员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充分肯定广大编辑在推进期刊高质量发展中作出的重要贡献,要求各期刊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对科教人才的新摆位新要求,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把党的二十大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2023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认真贯彻《林草科技期刊管理办法》《关于支持局管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文件精神,各主办单位要从人、财、物各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各编辑部严格执行“三审三校”等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编辑出版质量。二是加快推进一流期刊建设,瞄准办成全国和世界一流期刊目标,主动对接相关司局,为林草事业大局服务,以点带面实现整体高质量发展。继续抓好期刊整合优化。三是加强编辑队伍建设,认真组织期刊高质量发展研究,组织好“佳编有约”交流活动和编辑培训活动,推动编辑人员全员取得责任编辑证书。
【工作简讯】
▲科技司举办创新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12月28日,科技司组织11月份科技讲堂,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王书华研究员,就我国科技创新形势与政策方向作专题讲解。科技司全体人员,科技中心、中国林科院、竹藤中心、中国林学会,各省林草科技主管部门,十八站林业局干部职工代表共约210人参加。
▲国家林草科技大讲堂第27期举办。12月16日,由科技司主办、湖南省林业局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承办的第27期大讲堂举办,聚焦“中南地区油茶高效培育与精深加工技术”主题,邀请湖南省林科院等单位的6位专家围绕油茶良种配置、病虫害防控等专题进行授课,超过75万人次在线观看及互动。
▲江苏首批省级林草乡土专家上岗。近日,江苏省林业局印发通知,聘请江苏宜兴兰山茶场柯荣伟等49人为首批省级林草乡土专家,参与全省林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科技普及等工作,破解林草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广东印发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告刊发《广东省林业局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对林业科技项目的申请与受理、评审与立项、执行与变更、验收与结题等方面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重庆黔江蚕桑生物产业基地成效显著。近年来,该基地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积极探索“良种、良法、良技、良机、良制”五大驱动,大力推广“强桑1号”“农桑14号”等良种桑树9.4万余亩,基地蚕茧产量连续12年位居全市第一,产品畅销国内外,全年出口销售额达950万美元。
▲内蒙古开展区级林草科技推广基地认定。近日,内蒙古林草局遴选认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塞外红苹果栽培科技推广基地”等3个第一批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基地。将通过基地建设,加强林草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推广示范效果和辐射带动作用。
▲新疆林草11项科技项目获区级立项。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草局推荐的6个厅厅联动项目、新疆林科院申报的5个“双重”项目获得自治区立项支持,获得科研总投入约1.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