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规划院编制的《2016年全国林草碳汇计量分析主要结果报告》在京通过专家评审。评审会由国家林草局生态司组织召开。专家组由来自中国工程院、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组成。
项目组从第二次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目的、总体框架、主要结果和分析与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汇报。《报告》遵循IPCC通用指南,集成LULUCF、最新林草资源监测、保护修复年度统计等活动水平数据,采用自行研建的模型参数,充分吸纳中国LULUCF清单研究成果,测算了2016年全国林地、草地、湿地各碳库及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和碳汇量,分析了林草碳汇量结构特征和重点区域分布特征。
专家组听取了报告编制情况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经质询讨论后,认为:林草在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建立国家林草碳计量系统、实施常态化计量监测,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的具体行动,《报告》成果的编制是行动的具体落实,将为国家碳中和战略实施、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林草碳汇交易和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提供有力支撑。专家组一致认为:《报告》以2016年为计量年度,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的生物质碳库、死有机质碳库、土壤有机质碳库和木质林产品碳库,开展了林草土地利用变化区划和碳库更新,建立了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碳计量分析总体框架,思路清晰、方法科学、适用性强,结果可信,具有创新性。(碳汇处)